一句“Double kill”的文案,配圖研究生復試成績以及備考合照,這是湖北工業大學的一對學霸情侶慶祝考研上岸時發的一條朋友圈。他們就是來自外國語學院2018級英語創新班的賈朝輝、鄧婧。
目前,兩人已分別被北京體育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、華中科技大學高等教育專業錄取。

有顏有才屬意于優秀的彼此
“學霸+籃球健兒”是賈朝輝在同學們心中的標簽。在校期間,賈朝輝曾斬獲外研社“國才杯”等多項國家級、省級學科競賽獎項,多次獲得獎學金,同時還擔任學校男籃CUBA二級聯賽隊長。
鄧婧也是大家眼中的“美女學霸”,大學四年,她穩扎穩打、全面開花,平均學分績點達到3.8,曾獲湖北省翻譯大賽三等獎、校優秀大學生等榮譽,還擔任校史館宣講協會講解員。
作為同班同學,起初,兩人被彼此的高顏值所吸引。在班級團建和其他事務中,倆人經常需要合作,關系日漸密切,兩顆熱忱的心也慢慢靠近。去年3月份,兩人決定正式在一起。
“她特別善解人意,有時候心情不好,她總能猜到原因,并開導安慰我,還會制造一些小驚喜,買零食、講笑話哄我開心。”回憶與鄧婧的相處細節,賈朝輝不由自主地露出甜蜜笑容。
“他很上進,籃球打得好,口語表達能力也很好,做presentation時很高光,待人也很誠懇。”談起男朋友,鄧婧亦滿是贊服。

互相扶持是屬于他們的浪漫
賈朝輝是英專生,也是籃球隊長,兼顧兩重身份并不容易。當英語學科競賽和籃球聯賽一起來襲時,任務繁重、時間緊迫,他倍感壓力,但好在賽前培訓的緊要環節和正式比賽時,鄧婧都會陪伴著他。
去年備戰“外研社”國才杯英語演講比賽時,賈朝輝在空教室演練,鄧婧則充當他的忠實聽眾,為他提出建議、糾正發音、調整語速、為講稿潤色,大多數都是鼓勵的話語,增強了他的備戰信心。
“陪他備戰到最后,連我都滾瓜亂熟了,省賽那天他在臺上講,我在臺下小聲跟著背。”鄧婧笑著說。不僅如此,鄧婧還陪著賈朝輝去試比賽當天的衣服,為他定制適合比賽的妝容,讓他由內到外散發光彩。
每晚6點到9點,是籃球賽集訓時間,鄧婧經常去球場看他打球,中場休息時,幫他踩踩大腿、捏捏小腿,放松肌肉。訓練之余,賈朝輝也會充當鄧婧的專屬教練,教她一些打籃球的動作技巧,如何正確發力、三步上籃,交叉步……
漸漸地,鄧婧也成為了女生中的“籃球高手”。每當正式比賽時,鄧婧會全程陪同,賈朝輝的籃球比賽小視頻、高光時刻集錦等大都出自鄧婧之手。
鄧婧在備考教師資格證時,賈朝輝也一直陪伴著她,幫助她抽背題目、模擬面試。正式考試前后,為她做好后勤服務,提前找考場、買好食物和水、拎復習資料,只為讓她安心考試,解除后顧之憂。
鄧婧有段時間處于情緒低谷期,恰逢生日,賈朝輝聯系了她的幾個好朋友擬好計劃,給她一個驚喜,提前一起為她過生日。
當時,賈朝輝到他們在一起后,去過的所有地方拍視頻:江漢路的盡頭、第一次散步的巡司河邊……剪輯vlog作為驚喜。生日當天,早起托朋友把準備好的禮物放在她床下。

追逐興趣跨考,在正向愛情中一同成長
賈朝輝和鄧婧決定跨考研究生,源于兩人的實踐經歷。2019年的寒假,鄧婧參與了外國語學院“語路”公益扶貧活動,擔任教學組組長,在云夢縣教當地的50多個孩子學習普通話。
“透過課堂和趣味性學習活動,我感受到孩子們的學習熱情。當他們在課程結束后學有所獲,普通話說得更加標準時,我切身體會到教育的重要性。”
推普實踐、考教資的經歷點燃了鄧婧對教育的向往和熱愛,她決定以后在教育學方面深造,選擇跨考華中科技大學高等教育學研究生。
教育學知識體系的構建有一定難度。自學過程中,鄧婧感覺知識點學起來不夠系統,邏輯不夠清晰,一度覺得舉步維艱。
于是,她就自己梳理、提煉思維導圖,一級一級畫下來,形成知識網。她還會把自己想象成小老師,打開手機錄視頻,對著整理好的思維導圖來講章節內容。
憑借著對籃球和英語的雙重熱愛,2020年,賈朝輝報名參加了“中國日報”杭州亞運會雙語記者訓練營,這一經歷激發了他對新聞記者職業的興趣。
2021年,他在武漢電視臺外語頻道《han news》欄目組實習,從事新聞編譯。將愛好與專長相結合,賈朝輝更加明確了未來發展方向。考研擇校時,他想要發揮雙語+體育優勢,與新傳方向相結合,于是決定報考北京體育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。
身邊基本沒有跨考新傳專業的同學,無法共享備考信息,目標院校也沒有固定的參考書目,如何著手開始?賈朝輝迎難而上,先從最基本的專業書開始,熟悉重點知識,并從微博、微信公眾號多方搜集往年的真題和解答,同時在社交平臺上看學長學姐的經驗貼。
2021年的暑期,兩人一起留校備考。“頂著跨考的壓力,處理好兩人的關系,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,但我們說好一起克服一切難題,構建正向循環的戀愛關系。”
備考初期,賈朝輝玩心很重,到圖書館了也想找鄧婧玩,但鄧婧想更專注地復習備考,倆人經常因此吵架。賈朝輝索性將學習陣營挪到咖啡廳,學習時的相互獨立,可能更有利于兩人舒適相處。學習之外,他們一起吃飯、一起回宿舍、一起聊天舒緩壓力,心態失衡時互相安慰陪伴。

跨考路上,鄧婧時不時會出現情緒波動和心態起伏。鄧婧高中時是理科生,對歷史地理知識了解很少,教育學中的中、外教育史兩座大山,使她感到壓力巨大,崩潰到大哭。
“我感覺學不下去了!肯定考不上了!”賈朝輝則安慰鄧婧,讓她放寬心,一步一步來,并跟她一起搜集相關資料。“把過程走好,結果會水到渠成。”是賈朝輝掛在嘴邊的話。他還會按照鄧婧的時間表,在她有空的時候陪她吃東西、散步、聽她訴說學習上的困難。
但其實,賈朝輝有時候自己也會有心態起伏,甚至會一整晚都睡不著,但他仍會把更多的關心傾注在鄧婧身上。大腦清醒的時候就多學一會兒,早晨起床以后就直接去給鄧婧買早飯,送她去自習。
在公共課的復習中,兩人會一起分享資料、一起做題、研究題目。政治科目的《背誦手冊》上,鄧婧勾畫好了重點,賈朝輝可以直接作為參考。
考研復試前夕,擅長英語口語的賈朝輝,幫鄧婧修改英文自我介紹直至凌晨。復試備考期間,他們還一起模擬面試,互相充當考官提問題,互相打氣加油。
300多個日夜的相伴奮戰,他們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目標。“雖然研究生不在一個城市了,但我們依然會向著更高的目標努力前行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