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德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奮斗了幾十年,新中國成立時,他已是63歲的老人了。然而,他沒有絲毫倦怠,保持和發揚過去革命戰爭年代的那種革命精神和作風,謙虛謹慎,實事求是,平易近人,聯系群眾,克勤克儉,一身清廉,為處在執政黨地位的共產黨人做出了表率。
有一年,江西的同志來京,順便給朱德捎來幾大筐冬筍。朱德知道了,就說:“下面的同志往中央送東西,這個風不好,不能提倡。咱們不能白吃下面同志送來的東西。這些冬筍都要送到機關供應站去,讓大家按市價買,誰吃誰掏錢。我們要吃,也拿錢去買,把收的錢交給江西的同志。”這樣,幾大筐冬筍,就送到機關供應站了,朱德沒有白吃白拿一支。
朱德到各地視察時,也從不接受下面的禮物。有一年,朱德去山東視察工作,正是水果收獲的季節。地方上的同志知道朱德對萊陽梨很贊賞,就裝了兩筐,想讓朱老總帶回北京吃,又恐怕當面給老總不會收,就在朱德離開時悄悄抬到火車上。火車開動后,兩筐梨被朱德發現了。他馬上把隨行的工作人員叫來,說:“我們是下來工作的,不是來搜刮的,怎么能隨便收下面的禮呢?今后訂下一條,下來工作,不許接受禮物;誰接受了,就讓誰原封送回去。”接著,他又吩咐:“這兩筐梨一個都不能動,到下一站火車停住,就把梨抬下車,派人送回去。”工作人員就照他的意見辦了。
1974年,朱德到秦皇島貝殼廠視察,他走遍各車間,向職工們問好,關切地詢問生產情況。貝雕廠職工很受鼓舞,決定將他們精心制作的一幅《山峽夜航》的貝雕畫送給朱老總,就把畫悄悄放在警衛員的車座下帶走了。他們不曾想到,第二天,朱德派康克清專程把這幅畫送回廠來。工人們懇切地說:“這幅畫是我們親手創制的,是向委員長作匯報的,還是請您勸委員長收下吧!”康克清親切地說:“老總一再說了,這是人民的財產,應該拿去換外匯,支援國家建設。大家的心意,老總已經收下了,謝謝大家。可是這幅畫堅決不能收,我看還是按老總的意見辦吧!